产品搜索
手术室与感控要注意事项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进步不断取代着传统开放式手术,降低了对手术环境的要求,手术环境控制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变。医疗风险控制不仅是医疗环境控制指标,更应注重风险控制所需的措施。根据医疗与感控要求,采取的工程措施使可控的感染途径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净化手术环境新变化
科技医疗新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高科技及其装备引入医疗,突破人的极限:
视距:高清、实时的成像技术与精准的定位技术
感知:数字信息集成系统的准确、可靠、智能
交流:实时、快速、远程通讯系统超越了时空
双手:医疗介入器械及机器人极大进展
思维:智能化的人体模型与医疗模拟
手术医疗新变化
变化1:原解剖开放型的复杂大手术→现可在小切口甚至无切口下完成治疗
变化2:原病患需在不同手术室完成不同医疗→现可在“一站式”(one-stop)同一处,同一时间段内实施不同类型与手段的治疗
One-stop新医疗模式:病患处于不动状态,医护人员移动、医疗设备移动。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围产室(LDRP),ICU等等
感控认识新变化
2016年11月3 日,世卫组织指南(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发布了“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全球指南”
·最新研究成果,提出29项建议,旨在解决“与全球患者和医疗护理系统有关的医疗护理相关感染的负担日益增加”。
·循证研究表明层流通风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SSI)缺乏高质量的佐证,不予推荐。
·承认层流对降低SSI率的影响是该领域研究中的空白点,需进一步研究。
·表示不是要多用层流净化,而是应根据地区财力,医院性质,手术类型来考虑;现在大多是微创手术,不需要层流净化。
世卫组织
我国标准
经过过滤的空气换气20次/h除菌除尘
《医院净化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将20次/h换气集中在手术台上方送风,相当于Ⅱ、Ⅲ级净化手术室
进一步研究评估出那些较为经济、以有效的系统在资源有限的国家作为一种替代的设计和维护的方案
《综合医院建设规范》:一般手术室控制单室措施(高中效过滤器过滤的6次/h换气)
*手术控制参数变化
中国规范
美国ASHRAE170
日本医院设计指南
Ⅰ级0.2-0.25m/s
(原0.25-0.3m/s,原新风6次/h换气)
未定
生物净化手术室
(截面风速0.23m/s,新风5次/h换气)
Ⅱ级24次换气
(原36-30次/h换气)
手术室,C级
(20次/h换气,4次新风)
Ⅲ级18次换气
(原22-18次/h换气)
B级
(20次/h换气,4次新风)
Ⅳ级12次换气
(原15-12次/h换气)
一般手术室
(>6次/h换气,2次/h新风)
一般手术室A级
(15次/h换气,3次新风)
一般手术室
(15次/h换气,3次/h新风)
手术环境新变化:
https://image.ipaiban.com/upload-ueditor-image-20180807-1533623264022052605.png
·手术部盲目
--求大(手术室数量越来越多,从原来20多间到近100间)
--求全(配齐4个级别、各种类型)
--求高(净化级别高、内装豪华、自控与信息超高等)。
·为追求医患、洁污流线不交叉,手术部平面大而复杂,像迷宫。
净化手术环控新思路
“三位一体”新合作
“医学界、感控界、工程界”的协同合作
规范环控新技术
·国外推荐层流和高效过滤器,我国《规范》采用净化技术综合措施(不全是HEPA+层流)
·第2.0.22条规定的是非诱导型送风气流(不是层流)
末级过滤器或装置的效率
净化手术室和洁净用房等级
末级过滤器或装置的最低效率
末级过滤器
Ⅰ
99.99%(≧0.5μm)
低于高效过滤器
Ⅱ
99%(≧0.5μm)
亚高效过滤器
Ⅲ
95%(≧0.5μm)
亚高效过滤器
Ⅳ
70%(≧0.5μm)
高中效过滤器(洁净用房的空气过滤器配置与气流要求已和上送下回和国标的舒适性空调用房基本无差异)
世卫组织的手术室成本引用文献
手术室采用层流送风还是传统通风,关键在于成本效益。
---文献Ann lg.2004;16(6):803-9:意大利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建筑成本增加了24%,年运营成本增加了36%。
---文献Am J Infect Control.2013;41(9):803-9:澳大利亚的模型计算研究评估了每执行30000个全髋关节THA手术的额外费用459万澳元(平均153澳元)。
---文献Zentr Chir.2010;13591):11-7:由德国研究组计算额外费用3.24欧元(15年每年1000个手术的平均)。并可以减少消毒除菌、维持整个手术过程中最低的细菌浓度以及有效排除外科烟雾。
“净化手术部与净化空调”并非是造成手术室造价与能耗提高的唯一因素!相比我国手术室造价低、手术量大,分摊在每台手术的额外费用更低。
·高科技设备不断进入医疗,手术室等成为高投入的医疗环境;
·在高科技时代不应再拘泥于造价,更应综合理解“医疗环境高效、节能控制技术”,更关注治愈的费用;
·第一部医院国际标准《欧洲医院通风标准》将重点放在提高医疗质量与医疗效率;
·提高手术室的使用率,加快手术周转率,加大手术量;
·大力推广性价比高的手术形式与手术室。
净化手术环境新策略
发展性价比高的手术形式--日间手术室
-门诊手术已发展为日间手术,发达国家有超过五成的手术病患是日间手术,有的已发展成为日间手术中心或部。
--我国推广门诊手术或日间手术,不仅因其更具成本效益、缓解住院手术压力,而且是比住院的手术感染率低得多。
--要注意避免把日间手术部建成缩小版住院手术,难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手术效率。
-高科技装备小型化与智能化,手术器械进步,微创手术量提高。
一般手术部
净化手术部
控制理念
单室控制
区域控制
组成
一般手术室与低级别净化手术室的组合
不同级别的净化手术室的组合
实施措施
过滤级数
2
3
换气次数
不低于6次/h,新风2次/h
不低于12次/h,新风15-20m3/h.m2
温湿度
21~26℃,30~65%
22~25℃,30~60%
洁净度
无要求,末级过滤高中效
有,并作为验收指标
室内与区域压差
只要求保持手术室正压,不要求控制值与控制措施
对手术室正压和梯度压差有控制值和控制措施要求
净化空调系统
允许空气-水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要求全空气集中式空调系统
新风处理
无特别要求
宜集中处理
发展性价比高的手术形式--通仓交融手术室
通仓交融手术室研究:
·单一大型手术室(通仓)包含4个超净手术单元(舱室),能非常有效地减少手术区内悬浮菌数量,使所有被使用地超净舱室都能正常运行。
·手术期间舱内的空气流动和细菌计数符合当前超洁净系统的标准(HTM 2025 1994),并没有证据表明舱室之间的空气混合。
·建议定期检查风量是否符合标准。如任何一台超净机组发生故障,则舱内的手术应停止,因污染的空气可能会从内部和周围舱室进入。如果没有过滤器泄露,常规微生物采样应是不必要的。
·在单个房间内配备几个超净手术台的手术室可能是未来可行的主张。
·由于大量空气被重新利用且辅助设施可共享,可节省大量的成本。
医疗技术与感控理论发展,我国医疗量全球第一,“三位一体”合作,应按当地经济实力和投资、医院性质、规模、级别与手术类型,选择与建造合理的手术室,在参照《规范》基础上有创新意识。